松山層是臺北盆地內最接近地表的軟弱近代沖積層,主要由砂、泥、礫等沉積物所組成,也是最直接影響其中人類活動、工程建設及防災等之主要地層。

有關松山層地層的研究,主要由地質及工程學者依據其岩性層次分布及相對物理、力學性質將之歸納略分為六次層加以探討,總體而言六個次層之分層越接近盆地中心,其分布越明顯而規則,盆地邊緣常受地形作用之影響,在岩性與厚度上變化甚大,造成地層對比之困難。

松山層概述表

地質剖面分布平面圖

地質剖面分布平面圖

NS-1

臺北盆地NS-1地層剖面示意圖

NS-1剖面為臺北盆地東側的南北向剖面,主要沿著捷運文湖線分布。松山層以厚層泥層為主,松六泥層與松五層延續相當良好;松一與松三砂層分布則很不連續,松二泥層經常直接覆蓋在景美層之上。景美層只分布在基隆河以南,在基隆河以北之鑽孔則看不到此層。

NS-2

臺北盆地NS-2地層剖面示意圖

NS-2剖面為西北—東南走向,西北起自關渡口,沿淡水河轉新店溪至新店。在洲美快速道路以北,松山層以厚層泥層夾砂層為主。洲美快速道路以南至和平西路二段,大致可區分出松山層的六個次層,局部地區的松一砂層沒有出現。在和平西路二段以南,松五砂層偶爾夾有礫石層,松四層直接覆蓋在景美層上。在秀朗橋以南,松山層的厚度快速變薄,未固結地層以礫石層為主,此點可視為松山層最大海漫面邊界。

NS-3

臺北盆地NS-3地層剖面示意圖

NS-3剖面為臺北盆地西側的南北向剖面,北起關渡平原,經五股、新莊、板橋、土城至城林橋南側。在新莊中山路一段以北的松山層中,有清楚的六次層層序,砂層與泥層厚度比例往南漸增。在新莊中山路一段以南的區域中,泥層厚度增加,相當於松三層的砂層僅零星出現,松二 及松四泥層經常合為一厚層泥層。再往南的大漢溪上游流域中,松山層的厚度與泥層含量漸減;於浮洲橋以南,松五層甚至夾有礫石層,松四泥層直接覆蓋在景美層之上;於城林橋以南,松山層砂泥沉積之地層已幾乎消失,未固結地層以礫石層為主,此點可視為松山層最大海漫面邊界。

EW-1

臺北盆地EW-1地層剖面示意圖

EW-1剖面是臺北盆地南側的東西向剖面,西起樹林,經土城、中和、永和至新店。本剖面的松山層在跨越板橋一號與永和一號井的兩側有顯著的側向差異,因此可大致分為3區。第 1區屬於大漢溪西側流域,於地表至地表下12公尺之間,砂礫石層向西被泥層取代,顯示松五砂層與松六泥層屬於岩相側向變化的接觸關係;從地表12公尺以下至景美層之間,雖然沒有松一砂層,但是沉積仍以砂層為主,尤其是松四泥層也局部夾有砂層。第2區為板橋一 號到永和一號之間,松山層只能分為3層,松五砂層與松六泥層發育良好、側向延伸性佳;最下層厚泥直接覆蓋在景美層或第三系基盤之上,泥層上部年代不老於8千年,應相當於松四泥層。第三區為永和一號井以東的新店溪流域,松山層大多只能分為2層,包括地表20公尺內的砂層夾礫石層,與20公尺以下至景美層間的厚泥層,泥層上部應相當於松四層。

EW-2

臺北盆地EW-2地層剖面示意圖

EW-2剖面為貫穿臺北盆地的東西向剖面,西起泰山,經新莊、三重,再沿縱貫鐵路至南港。依據松山層的變化,本剖面可分為3個區段。第1區在二重疏洪道以西,松山層有清晰可辨的6個次層。第2區在二重疏洪道至臺北市敦化南路附近,松一砂層並未出現;臺北市中山南路附近也沒有松三砂層,層位較高的松四泥層反而夾有一層砂層。第三區為敦化南路以東的基隆河流域,松山層的分布以厚層泥層為主,除了松五砂層的分布延展較佳之外,其餘砂層多為零星的凸鏡體。

EW-3

臺北盆地EW-3地層剖面示意圖

EW-3剖面為貫穿臺北盆地中間偏北的東西向剖面,西起五股,延中山高速公路向東至松山機場,再沿松山機場南側至南港。此剖面的松山層可明顯區分成兩部分。首先在重慶北路以西,主要屬淡水河流域,松山層有豐富的砂層,尤其是松五砂層最為連續,松三砂層在二重疏洪道與蘆洲捷運線之間連續性較差,松一砂層也很連續,除了在淡水河附近因為第三系基盤而位的沒有出現。其次在重慶北路以東的基隆河流域中,松山層以厚層泥層為主,各砂層都是零星分布,各井都只能分出2到4個次層。

EW-4

臺北盆地EW-4地層剖面示意圖

EW-4剖面為貫穿臺北盆地西北角的東西向剖面,從蘆洲向東延淡水河左岸至士林、再延伸至天母。在基隆河以西,松山層可清楚的分為6個次層;以東區域則因地勢漸高,松一砂層旋即尖滅,松五砂與松六泥層在承德路以東也未沉積。從松四層可以向東分布到中山北路附近來看,當時最大海漫面位置幾乎緊鄰大屯火山群的山腳地帶。